历史记

强大的晋国为什么惨遭亡国

2020-04-04 10:34:01 77568

“华夏文明看春秋,春秋大义看晋国”,虽然在战国时期,晋国早已不知所踪,不过在春秋时晋国是毋庸置疑的超级大国,自从周王室衰败之后,各诸侯国相继崛起,随后接近三百年的时间内,晋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。

晋献公在位期间,任用贤能,改革吏治,同时废除了公族大夫制度,开放言路,听取各方意见,扩大军队编制,掌权26年的时间里,诛灭富氏子弟,巩固君主集权,是春秋时期绝对的霸主。

有人说如果读懂了晋国的发展历程,也就看透了整个春秋的兴衰荣辱,自从周平王迁都至公元前476年,虽然出现了“春秋五霸”之争,不过从根本上来说,在这三百年中晋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,只有楚国可以与之抗衡,正如美苏超级大国争锋相对一样,晋国与楚国的对立,最终以晋国解体为告终。

本是春秋四大强国之一 却被一小国压制近百年 还惨遭亡国

许多人都不明白,晋国占据北方黄河流域,有发达的农耕文明,也曾是统一全国的霸主,为何会走向解体的结局呢?而晋国灭亡也预示着春秋时代的结束,其实盛极必衰是不变的定律,当一个国家发展到饱和阶段时,就会出现许多问题,即便是强大的晋国也躲不过这个定律。

晋国最初也是一个小国,通过不断地对外扩张才有了鼎盛时期的疆域,晋国受周朝分封,它的兴衰历程也离不开周朝的影响,周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意义重大,是华夏文明的最初塑造者,同样也是最后一个奴隶制王朝。

本是春秋四大强国之一 却被一小国压制近百年 还惨遭亡国

周朝原本是商朝的一个附属国,周文王时期周氏部落开始崛起,后来周武王起兵推翻商朝,正式取代商朝的统治,武王建国以后,实行封建统治,广封宗族子孙和有功的大臣,这样做的目的除了维护周王室的统治以外,还有一个就是为了巩固边防,消除边境危机。

在这种考虑下,分封了许多诸侯国,平时固守疆土,战时带兵随周天子作战,晋国就是其中的产物之一,最初晋国位于山西南部,整个国家面颊狭小,不足100平方公里,周王朝只是为了用晋国来防备戎狄入侵。

本是春秋四大强国之一 却被一小国压制近百年 还惨遭亡国

当时的中原大地除了周王朝以外,东西南北都需许多外族势力,尤其是北方的戎狄,一直是周王室的心腹大患,而晋国的处境更加危险,位于戎狄与周王室之间的缓冲地带,一旦双方开打,无论孰胜孰负,晋国一定会受到波折,一直夹在中间受气,晋国也明白自己的处境,如果用尽全力去打戎狄,很可能会引来对方疯狂的报复,而且得来的好处都要上缴给王室,自己吃力不讨好,反过来如果失败,如何向周王室交代。

于是想来想去,晋国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,这个解决方案就是晋国一方面听从周王室的指挥正面对抗戎狄,私底下却与戎狄商量好,暗自给他们提供大量军用物资,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一种平衡状态,晋国也能一直对周王室有存在价值。

本是春秋四大强国之一 却被一小国压制近百年 还惨遭亡国

正是在这种策略下,晋国一直处于发展状态,壮大自己的势力,野心逐渐膨胀,开始对周边的小国下手,不过就在对外扩张的时候,晋国遇到了一个劲敌——虢国,可以说是晋国称霸之前最强劲的对手,虢国也是周王室的藩属国,君主是周文王的弟弟,本来有南北两部分,后来北方被郑国吞并,只剩下南虢国借助地理优势存活,虢国是周王室最依仗的国家,历代国君都要侍奉天子,同时还代行掌管天子军队,借助天子名义号召各国,晋国扩张时,周王室十分紧张,因此就派虢国从中阻拦。

晋国虽然已经十分强大,但是对于虢国没有一点办法,于是就借助虞国帮助,暗中渡过黄河,偷袭得手,当时虢国还在抵抗北方的犬戎,听到晋国偷袭的风声,即刻调兵返回,结果还是没有挽回败局,最终惨遭灭国。

本是春秋四大强国之一 却被一小国压制近百年 还惨遭亡国

反观晋国得手以后,顺手就消灭了帮助过自己的虞国,铲除了最大的绊脚石,随后开始走上争霸道路,诸侯争霸时许多小国都被兼并,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强国,后来周王室威信下降,晋国经过一番内乱之后,晋文公回国掌权,带回了许多随从。

这些人逐渐成了晋国贵族,掌握话语权,公元前497年,赵氏、魏氏等把持大权,公元403年,周王室被迫册封三王,晋国最终灭亡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